拒绝“白色污染”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倡议书
塑料在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应用广泛,但塑料制品特别是一次性塑料用品的不规范生产、使用造成了资源浪费,带来了环境污染,影响了自然生态和人民健康,党中央、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,坚持人民至上理念,决定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(又称白色污染治理)。根据国家、省、示范区相关安排部署,为进一步建设美丽济源,为我们自己和子孙后代营造良好生态环境,我们提议每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,一起改变以往习惯,从现在开始不再使用或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。
我们倡议
一、从现在做起,不再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、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、一次性塑料餐具、一次性塑料吸管、包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。
二、从自己做起,尽量减少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和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,更多使用布袋、纸袋、菜篮、可降解购物袋等绿色环保产品和玻璃、金属制品等可循环利用的绿色包装产品。
三、从身边做起,相互提醒,积极加入限塑行动,积极宣传白色污染危害,不乱丢弃塑料垃圾,共同维护环境卫生。
纸壳侠济源运营中心
2020年11月25日
什么是白色污染?
白色污染(White Pollution)是对废塑料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。是指用聚苯乙烯、聚丙烯、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包装袋、农用地膜、一次性餐具、塑料瓶等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,由于乱丢乱扔,难于降解处理,给生态环境和景观造成的污染。
为什么叫白色污染?
塑料不易降解,影响环境的美观,所含成分有潜在危害,因塑料用做包装材料多为白色,所以叫白色污染。
白色污染有什么危害?
在城市、旅游区、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,影响城市、风景点的整体美感,破坏市容、景色,由此造成“视觉污染”。
潜在危害
1.侵占土地过多。塑料类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也很长,一般可达200--400年,有的可达500年。
2. 污染空气。塑料、纸屑和粉尘随风飞扬,会造成空气污染问题。
3.污染水体。河、海水面上漂着的塑料瓶和饭盒,水面上方树枝上挂着的塑料袋、面包纸等,不仅造成环境污染,而且如果动物误食了白色垃圾会伤及健康,甚至会因其在消化道中无法消化而活活饿死。
4.火灾隐患。白色垃圾几乎都是可燃物,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,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的火灾事故不断发生,时常造成重大损失。
5.加大疾病传染风险。白色垃圾可能成为有害生物的巢穴,它们能为老鼠、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、栖息和繁殖的场所,而其中的残留物也常常是传染疾病的根源。
6.难以降解。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环境后,由于其很难降解,造成长期的、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。首先,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,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,将导致农作物减产;其次若牲畜吃了塑料膜,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,甚至死亡。
怎样保护环境?
让我们从现在开始,从身边做起,
从点滴做起。
用我们的小手牵起更多人的手,
牵出绿色希望。
让天更蓝,让地更绿,
让我们的绿色家园更美丽!